春节临近在4S店购车当心存在猫腻!春节临近,汽车消费迎来了新高潮,市消协统计,全市消协组织受理汽车4S店投诉210余起。结合近期受理的具体投诉案例,市消协发布今年第2号消费提醒。 陷阱一: 堂而皇之 “以次充优” 17日,市民刘先生在武昌友谊大道某4S店购买汽车,缴纳了全款59000元,提车后发现竟是二手车,部分地方有维修痕迹,且仪表盘、油耗表均存在问题。刘先生要求退车,并给予赔偿,4S店方面同意赔偿,但由于双方对于赔偿协商不一致,刘先生请求市消协调解。后经调解,4S店方面同意退还消费者全款,并支付了10000元补偿金。 提醒:消费者在购车、提车时要通过仔细观察、试驾等方式全面检查汽车成色、性能及主要部件是否完好可用。 陷阱二: “乱收费”不成做手脚 7日,市民郭先生将爱车送至汉口黄浦科技园某4S店维修,结果被告知发动机有异响。维修人员将车体检查后,称维修费用得15万。郭先生决定送去其他地方维修,结果经检查,车内少了一个零件。郭先生认定是由4S店检查时拿掉的,找其理论,但遭4S店以“证据不足”回绝。 提醒:维修车辆时,消费者应让4S店出具合理有效的收费证明,且在维修时,要严格监督和检查相关细节,保留维修凭证。 陷阱三: 以“缺货”为由忽悠订金 2009年9月,市民李女士冲着某品牌豪华车的卓越品质在汉阳龙阳大道某4S店,交了一万元订金,订购了一辆轿车,约定于12月交车。 但12月过去后,车商却称“没车”了。于是李女士投诉至市消协,要求车商赔偿损失。后经市消协与车商协商,4S店方面“被迫”为李女士从别地调来该车,并支付了一定数额的现金补偿。 提醒:产能问题,导致很多车型货源比较紧张。消费者购车前务必要多方了解心仪汽车的一些真实消息,多参照周边城市的一些情况,最后,谨慎缴纳“定金”。 陷阱四: “三包”漏洞玩“伎俩” 2009年6月,市民刘志宝在郊区某4S店购买了一辆进口汽车,价值80万元,当时商家称一年内保修。近期,因为汽车出现故障,刘先生到该4S店进行维修。 经商家检查,汽车故障是由于橡胶密封套出现问题,不在保修范围,要求付费3524元进行维修。刘先生认为不合理,投诉到市消协。经调解,4S店为刘先生按成本价2100元更换橡胶密封套。 提醒:国家对汽车“三包”规定暂未出台,行业售后标准难以统一,很多车商因此大做文章。消费者购车前要仔细阅读该车的售后项目,索要正规的售后服务协议,以便事后维权。 |
春节临近在4S店购车当心存在猫腻
来源:网络
本站:https://www.cheyunxun.com/
时间:2021-11-20 23:54:45
浏览量:
春节临近在4S店购车当心存在猫腻!春节临近,汽车消费迎来了新高潮
免责声明:本文为网络观点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https://www.cheyunxun.com/maiche/jiqiao/7046.html
为广大车主提供汽车维修保养,洗车美容,用车养车,汽车保险,汽车用品,车辆驾驶,车联网等汽车知识。
猜你喜欢
网友评论
- 相关栏目
最近更新
热点关注